那一年夏天,站在安靜的樹下路旁,眼淚停不住的掉下來--心中百感交集:
那袛是條簡單的柏油路,先進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都有,平凡都巿常景。家鄉街頭巷尾的柏油路,多是坑坑疤疤的 - 這兒隆起個下水道人孔蓋,那兒是沒收拾好的沙石,嘩啦嘩啦的沾上了輪胎; 在某個遊外的機會中,將他們首都的某一條新舖好的道路,上上下下的,仔仔細細的瞧了一回-柏油路面的黑,和路旁人行道水泥的灰所形成一整齊的線條,有份堅持;雙手放上去,傳來的是柏油和碎石扎實密合,沒偷工減料的跡象,這是一份愛護 。
(source: http://blog.yam.com/umanlife/article/6790683)那袛是條簡單的柏油路,先進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都有,平凡都巿常景。家鄉街頭巷尾的柏油路,多是坑坑疤疤的 - 這兒隆起個下水道人孔蓋,那兒是沒收拾好的沙石,嘩啦嘩啦的沾上了輪胎; 在某個遊外的機會中,將他們首都的某一條新舖好的道路,上上下下的,仔仔細細的瞧了一回-柏油路面的黑,和路旁人行道水泥的灰所形成一整齊的線條,有份堅持;雙手放上去,傳來的是柏油和碎石扎實密合,沒偷工減料的跡象,這是一份愛護 。
那時心底想起--我們美麗寶島台灣有條河流-死寂惡臭,河岸草叢一撥滿是燒焦的電路版-她叫二仁溪。當地回收業者從民國70年代起煉銅,煉鋁 - 如何電線取銅? 一把火燒就是了,獲利是首要目標。汙染防治設備?挖條水溝,將含有重金屬、硫氧化物、酸等成分的汙染排入河川;也造成今日二仁溪成為惡名昭彰的公害河。 (source: http://www.nonijuice.tw/tt/?page=180)
一條馬路和一條河流,際遇完全不同,若二仁溪有知,它難道不會傷心?
錢有了,身旁的一草一木卻不愛惜; 為什麼? 台灣不是"經濟奇蹟"嗎?人民的教育水準也不低 荷包滿滿或是高學歷,卻無法讓腳下這塊土地保有原來的動人的<美麗>;這十多年來,危害台灣更烈於黑心回收業者的,卻多的是高學歷的混帳。
<美的教育 - 無用之大用>
台灣教育重利,以結果論來衡量學生;學生也成為短視之徒。德智體群美中,這個"美"看似無用,賺不了錢也換不到官筬。但人們心中若有了"美"--對事物的標準,多了一層"這美不美",是一種個人要求,也是希望眾人也能認同這一外象下的標準。人人心中有美,自會自我要求,求凡事均能達到"美"的境界。由個體而推及群體....
<馬路也能是傳家寶>
傳家寶,也許是一只代代相傳的翡翠玉環,或是一幅字畫/一件古玩。但更吸引人的是注視著物品的那份眼神和談論時透出的不捨關愛。這份關愛,如同那柏油路後所代表的,是能穿越時空,將平凡化為非凡的。家族內對<傳家寶>的呵護和愛惜....是對過去的記憶的追憶吧...但終究僅是一私密的感情,有限度的愛,小我的層次而己;這份堅持和愛護將一條柏油路轉化為<美>;那份動人的力量,非金玉本身的光芒,而是類似那經由代代的珍惜,將普通日常用品慢慢變成<傳家寶>的溫柔力量。
-----------------
個別收藏家對個別物件的搜集,可如此解釋
一旦社會上多數人,透過對政策的制定,形塑出群體的環境
那一份融和在<大我>中的"小我",是一份投入,對"群體美"的
要求,也是一份認同
2 則留言:
很早之前,有人已開始推動了
參考一下吧
------
中國時報 2008.02.16
江鳳英辭教職 推動社造
林欣儀/台中報導
以社區營造著稱的台中市楓樹里,有美麗的蓮花池、超過400棵楓樹,景色宜人,四合院住宅更凸顯出文化特色;但在20多年前,這裡只有8棵楓樹,許多老建築險些被取代,能夠打造成現今風光,靠的就是有社造媽祖婆綽號的江鳳英(見圖,林欣儀攝)。
以社區營造著稱的台中市楓樹里,有美麗的蓮花池、超過400棵楓樹,景色宜人,四合院住宅更凸顯出文化特色;但在20多年前,這裡只有8棵楓樹,許多老建築險些被取代,能夠打造成現今風光,靠的就是有社造媽祖婆綽號的江鳳英。
江鳳英原本是彰化人,20多年前嫁到台中市南屯區的楓樹里,回想當時,里內只有8棵楓樹,卻被稱做楓樹里,實在有點名不符實,在了解地方歷史後,存著想給未來子孫一個好環境的理念下,她開始著手打造社區景觀。
江鳳英說,約24年前,台灣發生一起學童綁架案,讓她驚覺社區環境與人的重要,毅然辭去教職,全心投入推動社區環境的改造,當時,還曾經遭受阻礙、被居民抨擊,卻從未改變初衷。
她笑著說,以往每次出國,看到歐、美地區國家的教育、人文與優美環境,就會下定決心,回國後一定要把自己居住的地方打造成那麼的美好。而在推動社區改造的過程中,若遭遇困難、受到傷害,也會立即出國療傷,裝了滿滿的信心再回來。就是這樣,靠著一次次堆滿的信心與從國外蒐集的資料,江鳳英將外國景色、情況拍下,做成投影片播放給社區老人看,也因此獲得老人們的支持,一步步打造出理想中的環境。
堅持理念、往前走,江鳳英一開始以製作手工肥皂投入環保,在大量製作後,就開放銷售,並將所得用來承租社區內的老舊四合院,保留古味,並將這些閒置空間充分利用,開設了賣香皂的誠實商店、收容遭家暴女性的女窩及藝術家駐站點,讓社區更多關懷、文化。江鳳英說,環境影響教育、教育影響人、人仍要走回環境中,所以,環境是最重要的,秉持著這分理念與實踐力,她打造了著名的楓樹社區,並將經驗傳授給其他地方,讓人人都能參與社區營造,做出獨特風格的居住環境。
(有關中科扶輪社員林森圳夫人江鳳英的分享故事,今晚18:00在全國廣播FM106.1同步播出。)
看看 日本人怎麼鋪柏油路.....令人汗顏
http://blog.roodo.com/skybluelandgreen/archives/13741511.html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