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7月 27, 2013

Who's Willing to Volunteer

http://www.justiceharvard.org/

“我們一般人只是在尋求符合什麼樣的規則,而很少問這項規則本身是否合理。哲學的價值就在于,它能培養學習者分析與批判的能力,來對習以為常的東西進行反省。” source:http://big5.xinhuanet.com/gate/big5/hb.xinhuanet.com/hbcampus/2010-03/15/content_19252998.htm

這課堂內的師生熱烈討論,在英文課教室內也曾出現過;這開放討論式的教學, 難在課堂上有主動發問和討論,難在家長們能認同,難在學生考試也有收獲。

難處: 英文課內容,多半是靠教師一人在黑板前說明解釋,因為學生前晚要補習寫各科功課, 壓根兒沒時間反覆閱讀和反思;當新的一天開始,早八到晚八的課又再次展開,學生自然多靠課堂教授內容來當學習上輔助;教師也多袛能一人在前當火車頭,拿考試和成績強拉著學生解題抄筆記。更別提全國各校所律定的進度,是那種儒家思想中'盡責'的最高表現--巨細無遺地替學生想好單字要背多少、文法解多少題、閱讀會用小考卷確認等等。學生自然也無法抬起頭來,真的思索和組合運用學到的內容。

收獲難:因為一句"大學入學考試不考口語"就可以讓學校長官和家長押著你回去紙本測驗上。學生也會說"這考試又不考"。

例外:曾教過幾個班級,班上學習風氣較盛,也願主動發問; 於是在高二和高三作文課中,帶入了同儕分享和討論的作法。實施後的反應還不賴-但也如同很多人指出的,此類討論,教師和同學在上課前的準備和課後的回饋,要花更多時間準備,也更費心力。不過那幾堂課,課堂內師生討論熱烈,心中未曾忘記學生臉上的笑容和表達意見時,那神色中所透露出的的自信光芒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edia/set/?set=a.163094823711224.30452.100000321237081&type=1&l=7a9da9c40e

沒有留言: